image
20250620賴瑩綺/綜合報導

5月人民幣支付占比 降至全球第六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之際,人民幣在全球的支付占比進一步下滑。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19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人民幣全球支付占比進一步下滑,從4月的3.5%下降0.61個百分點至2.89%,排名也下降一位至第六位。

 綜合外媒19日報導,SWIFT數據顯示,5月份,美元在全球支付占比為48.46%,較4月下降1.22個百分點,仍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歐元,支付占比則由4月的22.42%,升至23.56%。

 5月份英鎊從4月的6.51%升至7.06%,排第三。日圓則較4月下降0.33個百分點至3.7%,排第四。加拿大元占比較4月減少0.07個百分點至3.11%。

 今年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占比有明顯變化,1至4月分別為3.79%、4.33%、4.13%、3.5%。在全球支付的占比排名於4月份下降至第五位後,5月份再下降至第六。

 在美國4月份發動對等關稅、去美元化聲浪高漲之際,紐約時報19日報導文章指,中國正挑戰美元世界主要貨幣地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報導提到,中國近兩日在上海舉辦陸家嘴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潘功勝等官方的一系列行動,旨在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率。

 但報導也稱,在推動人民幣成為美元替代品過程中,中國面臨著巨大障礙,其中最主要問題的是持續擴大的巨額貿易順差。因此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幣中,很大一部分通常用於購買更多的中國商品或償還欠中國的債務。

 另一方面,中國嚴格限制人民幣的跨境流動,也導致人民幣難以成為外國投資者有效的價值儲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