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暫緩期限逼近,製造業無薪假衝擊又更擴大,勞動部數據顯示,無薪假實施企業與人數再度攀升至160家、2,895人,雖總體增幅有減緩,但更多企業因關稅喊苦,受影響占比擴大,而製造業占比也突破87%創近期高,凸顯在關稅風波下的慘況。
勞動部16日公布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數據,此次共有事業單位計160家、實施人數2,895人,較上期增加五家、64人,雖然增長但幅度整體有相當減緩。
關稅影響還在發酵,勞動部指出,本期受對等關稅影響的數量為38家、1,189人,主要仍以製造業為主。這也象徵受關稅影響的無薪假人數占比突破4成。對比上期,受對等關稅影響為20家、827人,受關稅影響的無薪假人數占比僅逼近3成。
不過勞動部表示,有不少企業是上期未表示受關稅影響,本期通報時才稱受關稅影響,所以對總體家數、人數的變化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製造業無薪假家數為114家、人數達到2,527人,人數占總數比例近87.29%,為本次關稅風波以來高點。在對等關稅影響下,無薪假家數與人數自4月下旬開始攀升,而製造業無薪假人數占總數比例也從當時的近81%,一路攀升至當前超87%。
在製造業中,金屬機電工業為主要重災區,本期實施無薪假85家、2,031人,勞動部指出,本期金屬機電業無薪假增加269人,有家金屬製品製造商因美國關稅而訂單受衝擊,增加無薪假78人;另一機械設備廠增無薪假60人,但表示為景氣影響。
但金屬機電業之外的產業也有好消息,同是製造業的化學工業本期無薪假人數大減170人,勞動部表示,有一家業者因訂單回穩,決定中止實施170人無薪假。製造業之外,無薪假較多的批發及零售業本期報29家、272人,也較上期減少三家、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