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605魏喬怡/台北報導

高齡者投資組合卡卡 信託業籲鬆綁提2建議

 非專業高齡投資人投資卡卡,信託業建議鬆綁。舊法規下銀行銷售的「投資組合」必須是一種商品,且組合內所有投資標的風險等級都要跟客戶風險屬性適配才能投資,金管會已在2022年修正自律規範,讓「非專業投資人」在買投資組合商品時組合內標的最高可有30%超過客戶投資風險承受等級,但當時只放寬了一般非專業投資人,「高齡非專業投資人」還沒放寬。

 信託業者有二大建議,一是不要限定「投資組合」是一種商品,且對這種商品做風險屬性控管,而是改以客戶整體資產配置來做風險屬性控管;二是近來金管會推動解除年齡標籤的政策,也可考慮放寬高齡非專業投資人也能比照一般非專業投資人一樣的規定,「投資組合內可有30%超過其風險屬性的商品組合」,但該投資組合商品的整體風險仍不能超過該客戶的風險評估屬性

 信託業表示,把「投資組合」限定為一種「金融商品」對業者來說控管成本相當高,因為一個投資組合商品裡超過客戶風險屬性的標的要控制在30%以下,而且若超過30%時必須整個投資組合都賣掉,實務上沒有效益。

 信託業者建議,應開放讓「非專業的高齡投資人」也能投資一定比例超過風險屬性的標的,讓資產配置較有彈性,另外,也不要限定「投資組合」是單一金融商品,而是整包資產配置(含存款、基金)只要整體的資產配置符合客戶風險屬性,即可在法令規定比例內投資積極型部位,以免若想轉換標的時,不能只賣部份部位,而是整個投資組合部位都要全賣掉。

 信託業者強調,以整體投資組合作為風險評估的基礎已為金融市場發展趨勢,且若能放寬,那麼對一般非專業投資人、非專業高齡投資者來說資產配置會更有彈性,進而可能創造較高的獲利空間,亦可吸引境外資金進來及提升金融業者之商品創新與管理能力,對金融消費者及整體金融市場發展應有更正面積極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