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3日對外公布多項AI應用落地方案,包括智慧交通、資安及工業技術落地等,未來希望協助企業優化或是技轉。
根據資策會MIC的調查顯示,2024年台灣五大行業中已有近兩成(19%),有採用生成式AI的意願或實際行動,其中,金融保險業的比例較高,達25%,製造業22%居次。
資策會重視AI技術落地應用,近期陸續對外揭露多項研發成果。例如,智慧交通方面,就有「AI熱成像AR-HUD智慧駕駛警示系統」,能在低光源、雨霧等環境中提升盲點偵測與防撞警示率至95%以上,可提升用路人安全。
在交通違規偵測的應用,也研發「交通安全防護AI技術」,可精確辨識混合車流中的車輛類型、軌跡與行為,目前已部署於新北、台中、高雄等地超過265處站點。
因應萬物聯網時代,資策會針對車載領域成立臺灣首家車輛軟體評測中心FAiTH(Formosa AI Trustworthy Hub),對車載AI系統提供感知評測服務,同時規劃低軌衛星與次世代通訊資安防護技術,提供即時異常偵測與防禦能力,為物聯網建構安全穩固的運作環境。
在工業領域上,除了積極推動傳統工廠的智慧化轉型外,資策會也開發出「韌性供應鏈智慧預測分析系統」,運用AI技術,預測產線斷料風險,可降低庫存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此項技術也獲得國際大獎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資策會發展「未來體驗創新實驗室」,近期與財團法人李登輝基金會合作,透過李登輝總統生前的影像、聲音與文字資料訓練語言模型,不僅可模擬其思維邏輯與對談風格,還能重現他生前常唱的歌曲,運用AI,傳承、互動、創新。
資策會表示,「未來體驗創新實驗室」可將關鍵技術延伸至百工百業,以「AI快研究」洞察服務業缺工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