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強升,國銀新南向授信餘額也大縮水。金管會指出,截至4月底國銀新南向國家授信餘額1兆8,516億元,較3月大減446億元,主要有二大原因,一是新台幣大幅升值、4月升值3.64%;二是部分授信戶大額還款。因此,也使得今年以來新增授信從前三個月758億元,前四個月掉到剩312億元,達標率從3月104.12%大減逾半至42.86%。
金管會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授信總餘額較去年底增加最多的前二個國家,分別為印度的318億元、新加坡的175億元,經洽詢部分銀行意見,主因受惠這些地區經濟相對活絡,企業授信需求增加所致;統計前四個月總餘額較去年底增加最多的前五大銀行,分別為中信銀行180億元、台新銀行103億元、台北富邦銀行97億元、國泰世華銀行78億元、凱基銀行33億元。
中信銀說明,今年在東南亞市場的放款呈雙位數成長,其中如泰國、印度、新加坡、菲律賓動能皆佳,近年受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及疫情影響,確實觀察到東南亞為全球供應鏈移轉的主要受惠者,越南、泰國、印尼、印度皆為台商投資的熱點也逐步帶動產業聚落成形,另台商對東南亞投資相當大比例集中在新加坡,主為部分台商會透過於新加坡設立據點後再前進東南亞,這些區域皆帶動台商金融需求持續成長。
台新銀強調,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台新銀行積極對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國家拓展授信業務,故新南向授信餘額均有明顯成長。
國泰世華銀說,截至4月底新南向授信總額較去年同期增約278%,主要增加國別為新加坡。因川普關稅政策多變,目前仍為90天對等關稅豁免期,客戶持續採取以靜制動策略,暫緩投資以及資本支出,海外借款企業的還款能力亦可能受關稅影響。
為嚴控信用風險,對部分產業或地區的海外授信審核將更加謹慎,且開始對客戶進行主動關懷,了解客戶受關稅影響的程度,加強對其財務狀況和還款能力的關注,以適時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提供研究報告給期望了解關稅政策資訊需求的客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