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23陳得能■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外匯主管

去美元化是趨勢 亞洲貨幣有上行潛力

image
名列美國財政部外匯觀察名單上的亞洲貨幣,如人民幣、日圓和韓元可能會吸引買盤興趣。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4年亞洲國家對美國商品貿易平衡
銀行體系中的外幣存款

在經歷了數周不確定性彌漫和貿易緊張局勢之後,中美宣布暫停實施關稅緩解了對情況進一步惡化的擔憂,市場情緒明顯改善,美元DXY指數因此反彈。而隨著市場調整對美聯準會降息前景的預測,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上升至4.5%。

 避險交易也出現逆轉,日圓和瑞郎等貨幣在貿易戰最緊張時表現良好,在投資者平倉防禦性部位之後,這些貨幣回吐稍早的部份漲幅。市場環境轉為擁抱風險,此前落後大盤的周期性貨幣,因此開闢新的機會。有鑒於此,我們認為澳幣、墨西哥比索和挪威克朗有急起直追的空間,將受惠於全球前景改善。

 近月來高關稅氛圍對實際經濟活動帶來的衝擊,或許還會反應在短期內將公布的經濟數據上。不過,隨著美國政府積極尋求貿易協商,市場將會在長期貿易正常化和短期數據疲弱兩項多空因素中,做出權衡。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目前較為低迷,但關稅相關壓力緩解應會逐漸提振商業信心。

 由於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緩和,特別在中美暫停關稅之後,以及美國聯準會在5月會議表達了不急於降息之意,美元自4月底以來明顯回升。倘若美元空頭進一步平倉,不排除短期內升勢還會持續。然而,基於美國經濟動能預料將在2025年下半年減速,進而推動聯準會重啟降息,美元漲勢不太可能長久持續。

 近期一些亞洲貨幣的大幅升值也引起高度關注,這意味著全球資產管理去美元化的趨勢還可能繼續推進。特別是,名列美國財政部外匯觀察名單上的亞洲貨幣,如人民幣、日圓和韓元可能會吸引買盤興趣,因為市場猜測川普政府將向這些經濟體施加政治壓力,迫使其貨幣升值。

 這些貨幣有幾個相似之處。首先,根據2024年數據,這些經濟體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相當可觀,包括中國2,950億美元、韓國660億美元、日本680億美元。這引起了川普政府的批評,認為這些貨幣應該相對於美元升值,以降低雙邊貿易失衡。其次,這些貨幣經通膨調整後的貿易加權匯率徘徊在數年低點附近,支撐了「貨幣有升值空間」的觀點。

 第三,這些經濟體的民間部門在境內帳戶累積了大量美元存款,包括中國9,600億美元,韓國1,020億美元,在美元前景看跌下,部份美元部位可能會兌換回本幣。第四,在國際投資淨部位(指的是一國國外總資產與其國外總負債之間的差額)方面,部份經濟體擁有大量盈餘,例如日本盈餘占GDP的88%,韓國占53%。而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GPIF)等大型國內資產管理公司,有空間為其未避險的美元計價資產提高避險,即在現匯市場賣出美元、在遠匯市場買入本幣。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人民幣、日圓和韓圜具升值潛力。不過,人民幣升值速度將掌握在中國央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