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川普關稅政策攪亂一池春水,除讓市場震驚的對等關稅外,未來還可能對半導體課徵關稅,科技股一度在4月重挫,所幸目前暫停課徵對等關稅90天,半導體關稅也尚未見影,在此空窗期,科技股大幅反彈,長期市場持續聚焦於AI、數位轉型等主流趨勢,長線布局科技股依然是投資人參與科技巨浪的優質選項。
理柏資訊顯示,自川普於4月8日宣布暫停課徵對等關稅90天後至今,科技股表現強勁,在台灣核備的21檔境外資訊科技產業型基金中,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表現居冠,漲幅達29.95%,遠優於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的25.48%漲幅與同業平均的24.25%漲幅,可說是川普放軟關稅立場後的最大受惠者。
基金專家指出,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聚焦在包含AI、雲端運算等十大「數位轉型」主題,前10大持股中便包含NVIDIA、博通、微軟等熱門AI概念股,還囊括亞馬遜、萬事達卡等非科技股卻持續引領創新的公司,而隨AI持續發展,特別是在DeepSeek釋出低成本A模型後,有望加速AI融入各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讓AI更快普及,最終有利積極布局AI題材的科技型基金。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主題演講中重申,AI將是繼電力、網際網路後成為全球第三項社會級基礎設施,未來每個地區、每個產業、每家公司都將建立自己的AI工廠,AI將像電力與網路一樣無所不在,這些AI資料中心不應再被稱作「資料中心」而是「AI工廠」,Nvidia已經從繪圖晶片(GPU)設計公司轉型為全球AI基礎設施的核心推手。
資產管理業者認為,儘管2023至2024年期間在AI題材推升科技股的同時也提高了估值,但是近期的回檔修正已經創造更適當的撿便宜時機,檢視MSCI世界科技指數的本益成長比(PEG)已低於5年平均,這很重要,因在過去10年中的9年(2022年是唯一例外),高於市場水準的企業獲利增長一直是科技股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的關鍵因素之一,也代表投資人並沒有為科技股付出過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