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21日委員會議,農業部提報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況及未來產業競爭力展望,主委吳誠文表示,委員童子賢、彭双浪都是農家子弟,對農業科學園區特別有期待,也提出建議,希望台灣科技產業結合農業發展,國科會會盡力協助,發展農業成為精緻化、高質化的重要產業行銷全世界。
農業部農科園區主任謝勝信介紹,農業科技園區包含屏東農業科技園區、台南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與桃園農業物流加工園區三大核心,總面積近600公頃,且各具發展特色。
吳誠文說,會中特別提到台灣蘭花在全世界受到高評價,但要大兩量栽培滿足全世界不同區域需求需要科學方法,如基因、智慧園區、AI等技術需要跨部會合作,因此兩委員特別有感。
吳誠文也指出,身兼委員的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提出,衛福部與農業部在基改作物要避免民眾疑慮也要繼續發展,將來會協調部會討論,因基改作物比較敏感,會保守發展,但花卉管制的好,或各種經濟作物不牽涉食品、藥物及在可控環境下,希望能跟隨世界潮流,發展比現在更好。另也有委員提到針對寵物用藥法規面應調整。
近期政院提出的AI十大建設,吳誠文解釋,包含AI新科技及基礎建設,有4項新科技,6大建設。4項新科技牽涉科技預算,由國科會推動,除第一個是智慧機器人,還包括量子、矽光子、主權AI。建設部分如AI大算力,中研院透露下半年會有台灣能服務全世界的模型成果,將再對外宣布。
對於黃仁勳宣布將與鴻海、台積電、國科會打造AI基礎建設,吳誠文說,有溝通還沒有細節。但強調,AI工廠不只硬體、建設資料中心,也要應用服務,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演講說的發展智慧製造、電動車、智慧城市三平台。吳誠文說,台積電新廠擴充需要智慧製造設備與AI服務,像2奈米比過去製程更複雜更多元,就需要開發更多AI應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