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預告未來二至三周將通知各國最新關稅稅率,全球經濟有機會逐漸回穩。然而國內鋼鐵業者仍憂心,近期市場心態保守,原本看好的第二季鋼市會因此旺季不旺,第三季傳統淡季甚或可能是今年最差的一季。
不過國內仍有鋼廠高層認為尚有轉機,美國最終對台關稅應不會比大陸差,降低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加上大陸已逐步推出振興經濟措施,並要求鋼廠減產,有助鋼市逐步恢復健康常態。
今年首季鋼鐵市場雖然單位價格不如去年,但有逐月轉好趨勢,尤其美國宣布根據232條款對各國進口到美國的鋼鋁產品課徵25%關稅,讓自2018年起就已被課該關稅的台灣鋼廠,與各國業者站在同樣起跑點,相較下反而有利,令業界人士相當期待第二季表現。
美國對等關稅雖未直接衝擊鋼鐵業,但長期鋼鐵需求卻因此受挫,今年整體用鋼量可能下修。世界鋼鐵協會原預期今年全球鋼鐵需求將結束連三年下降態勢,轉向溫和復甦,但美國近期推動對等關稅及貿易摩擦升溫,樂觀預期受到挑戰,意即今年全球用鋼需求恐不如預期。
展望後市,世界經貿充滿變數,不論是鋼鋁產品25%的關稅、針對各國的平衡稅,汽車、晶片等課稅,全球供應鏈都將重塑,未來挑戰仍多。
鋼鐵業也是如此,從各家鋼廠4月業績來看,原期待第二季表現恐將落空,出現「旺季不旺」,市場保守心態愈來愈明顯,就算國外客戶有補庫需求也不願意下單,深怕川普又出「新招」,國內鋼廠高層直言:「第二季能維持第一季表現就算不錯了。」
業者更擔心第三季,暑假、雨季往往是鋼鐵業的淡季,屆時各國若未能與美國達成協議,高額關稅將影響各國貿易,並升高美國本土通膨風險。日前中鋼董事長黃建智中提及,「第三季將是今年鋼鐵業風險最大、甚至是最差的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