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18國泰中國內需增長基金經理人 翁智信

陸力推宏觀調控 積極為經濟護航

中國今年第一季整體宏觀經濟數據表現較佳,顯示出今年宏觀政策力度加大且財政政策實施進度靠前,為穩定宏觀經濟發揮積極作用。中國統計局公佈第一季的GDP為5.4%,高於市場預期的5.2%,和去年Q4增速持平。

另外,第一季工業增加值年增6.5%,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速較高,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消費方面,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5.9%,比1~2月份平均增速4%明顯加快。其中商品零售年增5.9%,餐飲收入年增5.6%,皆比1~2月平均增速加快。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外部衝擊影響加大。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備方案,扎實做好經濟工作。

雖然此次會議並沒有太多的超預期,但會議中重提「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意味將提高各項經濟政策的執行速度、或加大執行力道來刺激經濟發展;反映中美關稅博弈下,中國政府宏觀調控的力度可能會適時增強,後續將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

 「五一」黃金周後,中國人民銀行連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隨即召開「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的會議,宣布包含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措施。以金融工具穩定市場經濟、緩解融資成本的傳導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修復,加上中美貿易談判有所進展,盤勢可望正向預期。

 中國企業獲利表現方面,3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年成長率0.8%,較上個月年減0.3%有所改善。其中高新技術以及裝備製造支撐明顯。包括航空航天器、智慧消費設備製造、醫療儀器設備在第一季均有較好表現。中游裝備包含儀器儀錶、專用設備的需求較佳,通用設備、電氣設備、電子設備也均較前值有所回升。

盤勢上,由於短期仍面對關稅的不確定性,判斷陸股第二季行情以震盪為主,下半年可望迎來投資機會。主要觀察點在中國經濟下半年是否觸底回升,以及關稅事件可否越趨明朗。

另外,伴隨宏觀經濟觸底,大消費類股也是重點關注領域,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架構下,提振內需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上升,從Q1上市公司財報也可看到,大消費仍延續去年度的高景氣,包括受益於以舊換新的家電,小家電、摩托車等耐用消費品,以及部分如化妝品製造、生活用紙等民生內需產業均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核心主線科技股方面,AI算力營收加速觸底回彈,同時訂單湧入,上游相關的國產晶片、光模塊、服務器和IDC後續營收將進一步改善。

應用方面,自DeepSeek推出以後引發廣大迴響,顯見中國國產模型趨於成熟、相關的應用逐漸落地,多家上市公司推出AI Agent服務平台,打造面向銷售、客服、創意生成、醫療、教育、辦公、風控、保險、人資等多種複雜場景應用,除了幫助客戶降低成本外,未來可能幫助客戶提升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