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18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AI新創國際化 中東成試煉場

擴大雙方新創生態系的開發,藉企業加速器,在當地落地應用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與國際新創的AI重視度及數位工具使用比較

 全球創業觀察調查報告GEM及台經院年度新創大調查均顯示,台灣的創業者對AI的接受度和應用程度,超過全球平均水準。台灣新創事業和AI的關聯多元,在營運使用AI工具占半數,提供AI相關產品或服務給客戶約49%,調研單位發現,74%的AI技術都是來自新創公司自行研發,台灣的新創公司不只使用AI,更有能力創新AI技術。

 經濟部指出,今年美國SelectUSA Tech的台灣九家入選新創企業,評選結果計1家榮獲全球第二名,2家榮獲全球第三名,多數是運用了AI技術,如神瑞人工智慧(DeepRad.AI),運用AI分析低劑量肺部斷層掃描影像並自動生成判讀報告,為全球高齡社會健康監測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賴政府提供千億基金,由各部會鼓勵並投資新創,國發會和國科會合作的200億AI機器人基金,培育的台灣新創及AI技術需要更多實驗場景的應用。台經院指出,政策規劃上增加參與新創企業營運人才的國際化、創業環境之市場開放與國際化,可以是台灣新創企業成功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議題。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林欣吾指出,川普總統甫完成與中東國家簽署一系列涵蓋AI研發、應用和人才培養等的合作協議,目標在發展「中東矽谷」,台美在此領域合作緊密、新商機無限,中東國家資金雄厚外,對AI技術的應用場應並未形成,給予新創很大的開發空間。

我政策應帶新創團隊走向國際市場,目前聚焦在日本和美國,對中東新創圈非常陌生,估測中東矽谷不會對台灣形成國際競爭,重要的是擴大和中東地區新創生態系的開發,現階段可能要透過科技製品生產體系的協助,把台灣AI新創隨著企業加速器,在中東開發落地應用。

 國發會正與企業創投(CVC)合作開創更大的新創培育機會,台經院研三所指出,經濟部整併三大育成模組,推出以主題產業為核心的「產業加速器」策略模組,並新增「企業加速器」模組,鼓勵具規模與國際鏈結能力的大型企業,成立專屬的加速度計畫資等多元合作。目前最具規模有緯創垂直加速器,邁特創新加速器等。由於CVC在創投市場的投資資金顯著成長,隨著台灣企業的國際佈局,如此波的中東市場,企業新創加速器的投資組合走向國際市場,將成為最快速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