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董事長焦佑倫16日表示,華新在歐洲、大陸及東南亞投資,已是跨洲、跨國企業,深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近期匯率波動大,將不利企業,雖關稅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朝正向發展,盼下半年沒有意外,維持第一季水準。
此外,核三廠二號機17日停機,18日起台灣進入非核家園。焦佑倫16日在主持公司股東會後受訪指出,核電對台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而他對於核能政策的觀點,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是一樣,政府不論眼前決定關核電廠或延役,都要展望未來十年。焦佑倫表示,政府不能不投入核電發展,要繼續培養核電人才、發展核電新技術。其他各國缺核電人才,未來核一、核二、核三的核電及科研人才都會被延攬,台灣一定要培養核電技術及人才。
另外,對於匯率政策部分,焦佑倫強調,穩定很重要,波動很大對企業不好,新台幣升值讓華新直、間接受影響;關稅讓美國與全球貿易遊戲規則重組,但目前朝好的方向發展。
焦佑倫指出,現階段對華新最重要是能源政策,綠電及核能是未來能源競爭的主軸。歐洲許多國家大舉投入核能研發,美國除核能外,也積極發展天然氣,強化能源自主。
華新不管是海纜或電線電纜產品,都與能源產業密切結合,各國能源需求對華新業務長期有非常大的影響。歐洲各國投入及發展基礎建設及軍工,會為華新帶來機會。
焦佑倫表示,華新第一季營運穩定,期盼下半年不要有太多意外,維持第一季水準。辛苦一、二年,未來必然會有比較好的發展。
華新三大事業群與區域,電纜事業表現最穩健,台灣因AI、ICT產業蓬勃發展,台灣經濟還是相當不錯,是華新主要支撐,區域表現最穩健。
華新在高雄興建海底線纜廠計畫,仍按進度推進,於2027年~2029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