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16巫其倫/台北報導

9檔長青基金逆勢加碼 淨申購逾億元

image
 4月台股大怒神行情,台股基金規模跌破5,000億元大關,為去年1月以來首見,但仍有16檔各家長青基金獲投資人逆勢加碼淨申購逾億元,其中9檔規模維持成長、表現突出。圖/本報資料照片
4月淨申購逾億元且規模成長台股基金

 4月台股大怒神行情,台股基金規模跌破5,000億元大關,為去年1月以來首見,但仍有16檔各家長青基金獲投資人逆勢加碼淨申購逾億元,其中9檔規模維持成長、表現突出。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4月底止,台股基金(國內投資股票型)規模降至4,930億元,單月跌幅2.75%高於整體境內基金的2.3%。不過,仍有不少投資人趁此波「人造熊市」逢低布局,帶動16檔台股基金逆勢淨申購逾億元,其中復華、野村、安聯、國泰、路博邁旗下9檔長青基金規模更維持成長表現突出。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陳俊中表示,台股5月以來有逐步回穩跡象,因加徵關稅因素廠商提前拉貨,預估將使第2季訂單優於預期,不過,企業獲利可能受匯率波動影響,因此布局採多元均衡配置模式,選股汰弱留強,著重受關稅影響較輕、非對美國出口為主及高股息個股。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指出,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率5.37%,大幅高於預期,主因出口達單季歷史新高1,296億美元,則可視為廠商仍有提前拉獲現象,需觀察下半年企業獲利可能面臨下修疑慮,加上近期匯率波動恐將影響出口廠商未來獲利,因此股市雖出現反彈,但應不易V型反轉,下半年受景氣及企業獲利下修的衝擊下仍有再次回檔之疑慮,建議反彈時汰弱留強,長線建議仍以AI相關為投資主軸。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後市可留意以下三方向,一是半導體關稅從IEEPA轉為貿易擴展232條,後續可能比照鋼鋁或汽車課稅邏輯,影響可控;二是近期匯市波動雖讓企業獲利承壓,但對資金與評價面偏正向,整體影響中性偏正向;三是就今年企業獲利部分,因關稅與匯率而下修,但整體企業獲利仍有望成長,佈局上應更重視基本面與評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