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鎖咖啡巨頭星巴克最新傳出,已啟動調整中國業務的程序。外媒15日報導,星巴克正和多家私募股權基金及科技企業接洽,探討其中國業務股權轉讓的可能性。
星巴克12日當周透過財務顧問向潛在投資者,發出非公開問詢函,徵集對中國業務估值及未來發展的意見。雖然交易尚未進入實質階段,但知情人士預估該業務估值可能達數十億美元。
智通財經網15日引述外電消息,知情人士指出,潛在競購者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提交初步回饋,但星巴克也可能決定不交易。
報導稱,星巴克在中國正面臨嚴峻挑戰。星巴克今年第一季中國區營收約7.4億美元,而本土對手瑞幸咖啡同期收入達12億美元。雖然星巴克在中國仍保有7,750家門市的規模優勢,但市場格局已生變。瑞幸與庫迪咖啡等本土品牌憑藉低價策略和數位化營運,正重塑消費習慣。
星巴克目前的困境反映跨國消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共同挑戰:既要應對經濟週期波動,又得面對本土品牌的競爭,這讓星巴克中國業務走向備受外界矚目。
星巴克執行長Brian Niccol於4月底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有證據顯示在產品供應和價格方面做出調整後,中國業務取得進展。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0月,Brian Niccol曾暗示,星巴克將尋求本土合作夥伴,但未透露具體計畫。
市場分析,行業併購案例可供星巴克參考。此前麥當勞中國業務透過引入中信資本,達成本土化改造,百勝中國分拆後也加速本土化創新。這些案例顯示,外資餐飲巨頭正透過股權結構調整,平衡全球標準與本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