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提出激進的關稅政策構想,市場對貿易戰升溫的擔憂使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在此不確定環境下,許多投資人難免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歷史經驗顯示,秉持正確的投資觀念,堅守個人投資計畫,長線較有機會掌握投資回報。
■波動是市場常態
股神華倫‧巴菲特曾說:「除非你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持有的股票下跌50%而不感到恐慌,否則你不應該進入股市。」
無論是經濟數據變化、貨幣與財政政策調整,或是地緣政治事件與市場情緒的波動,都可能導致短期市場劇烈反應。這些波動雖然令人不安,但也正是市場運作的自然組成部分,尤其將時間拉長來看,波動反而是投資人有機會以較低價格購入優質資產的良機,正如我們購物時,能以折扣價格買入品質同樣良好的物品一般。真正成功的投資人,懂得將波動視為投資必經過程。
■情緒反應或令人作錯決定
當市場震盪急遽下跌,部份投資人可能企圖拋售投資以期降低損失,或者衝動買入以期抓住獲利契機,以致造成低價賣出或以過高價格買入的結果。然而,基於直覺作出的反應往往未必正確,保持冷靜且避免受情緒影響至關重要。
此外,歷史顯示,股市急遽下跌往往集中於短期內。同樣,最大規模漲幅也通常集中在一段期間,往往在市場大跌之後出現大漲是常見現象,反之亦然。
影響市場的因素眾多且難以掌握,預測出場高點或進場低點並不切實際,持續參與市場,才不致錯失機會。然而,已屆退休或已退休者因收入和投資期間有限,或可與理財顧問商討適合的相應策略。
■長線投資與多元配置是關鍵
事實上,保持投資的投資人,將可受惠於長線上升趨勢並從中獲利,平衡風險與回報。若投資人明白波動是投資的一部分,就更有可能保持理性,專注長期的資產增長目標。
此外,大家都瞭解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觀念。就投資而言,就是採取多元化配置的原則,以及分散於不同時間點投入市場。各地區和產業的投資風險和波動有別,藉由多元化配置投資,有助降低波動帶來的影響。同時,當市場產生變化時,必須重新檢視資產配置,調整投資布局,掌握較佳的市場增長契機。若資產配置已偏離原本投資計畫,亦應適時重新平衡,確保投資計畫與目標一致。
就分散時間點而言,採取定時定額方式投入市場,更有機會在市場下跌時以折扣價格買進,長期隨著市場趨勢向上,獲取可期待的回報。
整體而言,面對難以捉摸的市場變化,投資人應避免被市場情緒牽著走,擁有正確的心態並放眼長線,持續參與市場比等待完美時機才買進更實際。同時,若持續將股息或收益再投資,將能享有隨時間累積所帶來的複利效益。
在風雨飄搖的市場中,請記住,最強大的投資策略往往不是逃避風險,而是穿越風險。讓時間與紀律為你累積財富,才是穩健理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