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2007年來啟動多項微創貸款計畫,在大量顧問輔導與課程資源挹注下,如今成效顯現,最新統計顯示,旗下微創貸款方案企業存活五年的比率已達59%,不僅補足弱勢族群需求,也成為支撐台灣小微創業的重要動能。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主任游明鑫13日介紹,透過多種資源協助弱勢就業與微型創業者,其多元培力計畫每年平均進用近2,800名弱勢失業者,微創貸款每年有約500人獲得。提供多種資源協助創業就業者,如端午節即將來臨,就製作商品型錄,推廣業者禮盒商品。
勞動部微創貸款實施約18年來成效體現,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科長陳燕卿表示,從2007年啟動微創鳳凰貸款來協助婦女、中高齡等族群,到近兩年配合中高齡專法、推出失業中高齡相關微創貸款,當前貸款種類三管齊下力挺微創,並有最高額度200萬元、免擔保等特色。
游明鑫表示,提供大量顧問輔導、課程與職訓銜接等資源給微創貸款方案,從協助申請者寫計畫書,到支援商品推廣,甚至經營不善準備倒閉、如何退場時,也都有顧問進行輔導。整體運作方針聚焦人本,致力協助微創業者穩定經營。
公部門資源助力下,愈來愈多微創業者經營上軌道。陳燕卿指出,最新統計,獲得這些微創貸款的企業五年存活率已達到59%,而貸款逾期率僅約2.9%。多數業者反饋,除資金支持外,諮詢輔導資源、財報教學等課程對經營幫助很受用。
游明鑫指出,還有銜接人力的多元培力計畫持續進行,像NGO、地方創生團隊時常人力短缺,就會媒合失業者滿足雙方需求。該計畫也有隨著總體環境調控的特色,如早期計畫預算有21億元,但現今勞動市場缺工,就調控縮小規模至9億、主要讓人力優先回歸就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