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13袁顥庭/台北報導

安集Q1虧損收斂 今年拚轉盈

 安集(6477)公告首季財報,虧損已較去年同期縮小。今年度電廠建置容量仍穩定成長中,截至4月已達118.5MW,預計年底可以達128MW,安集持續興建優質電廠及轉供綠電挹注獲利,售電收入仍可確保公司營運穩定,今年度力拚重回獲利軌道。

 安集模組部門雖因進口模組價格競爭,及客戶案場施工延遲致營收仍未明顯上升,第一季合併營收約1.46億元,年減21.76%。稅後淨損縮小到1,077萬元,稅後每股淨損約0.09元

 展望今年,安集表示,一般模組市場預計將較去年好轉,但恐仍無法恢復二、三年前盛況,所以公司今年開發國外模組市場,並積極往多元產品推進,力求突破目前營運困境。

 海上型模組為解決陸上光電建置限制、增加綠能容量,公司搭配旭東環保公司設計之浮台結構,成功開發海上型模組,目前示範場域已興建完成,未來成長潛力可期。光電建材模組自去年度開始即與日本大學教授合作開發,預計6月完成VPC認證,第三季開始小量試產,初期提供示範案場建置使用,因屬光電結合建材性能優越,已陸續接到客戶詢問。

 新事業方面,金屬3D列印事業在無人機零部件及高價自行車零組件開發亦大有斬獲。安集最大股東欽揚科技,去年度成功開發出MIT金屬3D列印機,從噴粉機製造、金屬粉末生產及開發到產品列印,均可在集團內完成,成功建立非紅供應鏈。除了美國無人機公司之重要零部件持續放量外,也受美國客戶要求開發3D複合材料列印技術(SLS),目前已開始進行試產,力拼今年3D列印部門營收,可以成長3倍以上。

 安集去年以金屬3D列印成功開發商用無人載具系列產品,近期與翔大公司合資成立集翔電子動力公司,從事無人機零組件生產。透過在地生產模式,不僅提升供應鏈效率、強化品質控管並即時修正問題,提供更彈性的客製化服務。集翔公司坐落於安集新廠區,檢驗儀器及生產組裝線也接近完成,將於下半年開始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