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會談超預期成果,振奮全球資本市場信心。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指出,80%以上的投資者表示擬於近期增持中國股票部位,尤其美國的對沖基金上周更增加了對中國股票的看多押注,看好人工智能、科技、新經濟等投資標的。
華爾街見聞報導,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在所有被該行研究評為「增持/持平」的新興市場中,中國市場是最低配的。該行認為,短期關稅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實際上可能小於許多主要經濟體和市場。事實上,在剛結束的摩根士丹利中國BEST會議上,有80%以上的投資者表示,有望在近期增持中國股票部位。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顯示,隨著中美12日宣布將暫停加徵反制關稅90天,其樂觀進展讓外資愈加青睞中國資產。
摩根士丹利資料顯示,中國在全球新興市場投資組合中仍然是最大的低配地區,相對於指數基準(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國權重為31.3%)低配2.4個百分點。該行認為,短期關稅雖對宏觀和企業盈利帶來負面影響,但對中國的整體負面影響實際上可能小於許多主要經濟體和市場。
從2025年實際GDP增長預測來看,摩根士丹利中國經濟團隊已將預測從4.5%下調至4.2%(下調幅度為6.7%);相比之下,美國從1.5%下調至0.6%(下調幅度60%),亞洲整體從4.4%下調至4%(下調幅度9.1%)。
對於盈利增長預測,摩根士丹利已將2025年MSCI中國指數的預測從7%下調至5%,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從11%下調至3%。中國市場韌性可能超出預期。
與此同時,報告稱,自4月中旬以來,中國市場資金流出的趨勢迅速被全球被動資金的流入所逆轉。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也觀察到中國市場主動型資金流出的顯著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