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大強權間的關稅報復戰暫告一段落,國內多數傳產業者正面看待。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美中同意90天緩衝期調降關稅,可讓全世界安心,企業有信心就願意投資,進而添購設備,對全世界都是件好事。
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認為對鋼鐵業來說不見得是壞事,由於大陸鋼鐵銷美還得面對反傾銷、反規避等高額稅率,並非僅用30%計,且關稅大降、兩大國間貿易有望回復,或許有機會刺激大陸內需民生消費,提高大陸國內用鋼需求,減少大陸鋼材低價外溢現象,有助穩定區域鋼市秩序。
紡纖業者直言,美國對中30%的稅率是「可協商的關稅」,是客戶、生產商、供應商三方可以協調負擔的稅率,對經濟、景氣衝擊的壓力也可舒緩不少。
莊大立表示,美中緩衝期內相互取消加徵關稅,美商或陸資業者在大陸或東南亞生產基地,出貨至美國市場訂單量可望受惠增加,而這些廠商多半會向台灣採購設備,有助台灣機械業接單。
另多家業者指出,美中相互取消加徵關稅,有助大陸內需復甦,對台灣相關傳統產業有助益。惟美國對台灣對等關稅尚未明朗,機械及工具機從台灣外銷美國市場的前景,目前還難以預測。
國內紡纖廠也是正面看待美中協商結果。遠東新指出,美中關稅互降,給市場和緩的訊息,對國內紡纖廠營運應該是正向的。新纖認為,中美關稅談判結果給市場一種川普對等關稅「可談、可協商、有緩和」的感覺,業者下半年營運會有較樂觀預期。
成衣大廠聚陽指出,川普先前宣布關稅暫緩90天,急單、轉單都已決定,現在客戶最關心雙方談判最終稅率是多少,才是決定長期訂單的主要因素。對製鞋業來說,多數業者大幅調降中國製鞋占比,中美暫停對等關稅90天的效益,自認受益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