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AI伺服器、高效運算與邊緣AI等應用持續驅動成長,加上材料與設備供應鏈受惠高階製程及東南亞PCB新產能的啟動下,台灣PCB產業鏈海內外總產值可望保持穩健發展,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甚至預期,今年整體產值規模將達新台幣1.29兆元,年增5.8%。
根據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共同發布分析報告顯示,受到AI伺服器應用需求擴張帶動,材料與設備產業鏈同步受惠,與AI相關連度高的業者普遍呈現營收成長。
TPCA認為,台灣PCB材料今年產值預估達3,757億元,年增8.5%,其中材料結構以硬板為主,占比超過五成;高階銅箔基板(CCL)及低損耗(Low DK)材料需求也明顯增加。
台廠於M7、M8等高速高頻CCL材料具備一定技術優勢,應用場景已涵蓋800G交換器、AI/HPC伺服器等。
除了硬板表現亮眼之外,軟板材料也有新興應用場景,多家廠商今年推出智慧眼鏡產品,結合生成式AI與低功耗晶片設計。TPCA指出,台灣業者已投入相關材料開發與供應,導入透明PI與低損耗軟板材料,預期智慧眼鏡市場將呈現明顯成長下,可望進一步帶動相關軟板材料需求。
另就設備方面,受惠AI應用PCB製程設備對高層、高密度需求提升,台灣PCB設備今年產值預估為639億元,年成長率達7.4%,產品包括機械鑽孔、雷射鑽孔與成型等工具機、濕製程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