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06魏喬怡/台北報導

小資團購債券 最快本月上路

image
監理沙盒落地成功案例

 台灣首家債券團購平台,可望提前問世,金管會5日宣布,為因應金融科技創新的投資及交易型態,並協助金融科技業者辦理金融創新實驗案落地,已完成修法核發僅限承作「自行買賣特定外國債券業務」券商的有限執照,僅經營本項業務的證券自營商資本額為1億元。

 證期局指出,法規已預告完成將在本周內發布,「湊伙投資」或有興趣的業者將可申請以證券商自營業務模式,讓債券團購平台正式步入商轉,在法規預告期間也有數家公司詢問相關規定,多家表達有興趣。

 目前投資海外債最低要10萬美元起跳,小資族難介入,湊伙投資的債券團購平台是在2021年進入了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稱監理沙盒)開始實驗。湊伙在實驗期間與一銀合作的債券團購平台,原本是採經紀模式,未來會轉變為自營模式。

 湊伙投資在實驗階段是採「經紀」模式,先收集好所有投資人的錢後信託在銀行,由銀行負責購入債券及賣出,修法落地後,改採「自營」模式,未來湊伙取得有限執照後就可成為券商,先去買進整張海外債,例如買一張10萬美元債券並交付銀行信託,之後切割成「碎債」(如10萬個單位),再放在湊伙投資網站供投資人買賣,這樣小資族就可以買進小單位債券。

 金管會表示,此次的開放有二大好處,一是可擴大證券商業務範圍,二是過往債券投資門檻高,小額投資人無法透過債券進行資產配置,本項業務的開放降低投資人投資債券門檻,讓投資人可輕鬆參與投資高門檻之債券,有助於投資人在資產配置及理財規劃上有更多選擇,並可達普惠金融之效益,滿足投資人多元金融商品選擇及小額投資人全球資產布局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