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06張漢驊/綜合報導

陸實施出口管制後 歐洲稀土價格漲3倍 創高

 中國政府上月4日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報復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已「滿月」,日媒報導,中國掌控的關鍵稀土價格在過去數周暴漲,其中,鏑、鉺的價格飆漲3倍,創下歷史新高。

 稀土是製造電動車及風力發電機的重要原料,東京大學教授指出,若稀土供應長期受到限制,電動車恐面臨無法製造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後,北京旋即於4月4日打出「組合拳」反制,其中一項是針對釤、釓、鋱、鏑等七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據能源及原物料資訊公司Argus Media數據,截至5月1日,鏑在歐洲市場的價格,已從4月初每公斤285美元左右,飆漲3倍,達到每公斤850美元,成中國以外地區的價格基準。鋱的價格更從每公斤965美元,飆升至每公斤3,000美元,漲幅逾3倍。

 報導稱,歐洲的稀土價格常作為中國以外的價格指標。鏑、鋱的價格,均顯示自2015年5月有數據紀錄以來,單月最大漲幅,也創下該稀土價格的史上新高。

 美國和烏克蘭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美國獲准在烏克蘭開採稀土。然而,中國提煉的稀土在全球市占率高達90%,主導稀土供應鏈,而中方限制出口的七種稀土則是罕見的中重稀土。在此情況下,日本瑞穗銀行產業調查部高級分析師佐藤多嘉大指出,「這次被限制的稀土,很難用其他國家生產的原料來替代。」

 稀土是生產電動車、風力發電機、飛機及太空等先進產品的關鍵礦物,即使少量添加也能提高材料性能。但稀土價格飆升,直接讓製造電動車等產品的成本上漲,將對製造業產生重大影響。東京大學教授岡部徹分析稱,「若稀土供應長期受到限制,電動車可能面臨無法製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