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連續二個交易日狂升值,引爆市場對投資變數重新洗牌,科技股5日紛紛開高走低。法人指出,新台幣「暴力」升值大有山雨欲來之勢,現階段反而成了超越關稅談判的最大變數,所幸,短期內國際資金有望展現回補台股續航力。
外資研究部門主管認為,國際資金在本波新台幣狂升行情中,短期內還是很可能繼續加碼台股,主要原因有二:首先,以美國總統川普的言論與政策來看,透過弱勢美元強化美國出口,並減輕債務壓力的方向底定,如此一來,強化各大機構法人拋售美元資產決心,「資金還是要尋找去處」,新興市場中地位重要的台股,可望繼續吸納資金。
其次,外資在2021~2024年間,就有三年大幅賣超台股,加上今年前四月賣超7,436億元,累計賣超是驚人的2.85兆元,以此來看,確有回補台股條件,5月以來買超632億元,可能只是本波開端。然短期內因匯率波動劇烈,市場正反面反應交錯,還不能對行情過度樂觀。
至於各界關注的新台幣強升影響電子類股與出口產業的獲利表現,是否影響到外資投資意願,外資分析師則研判此屬於短期影響,若新台幣兌美元升值能在本季達到段落,隨後趨穩、不再大幅波動,則第三季時的匯損問題就會減輕。
凱基投顧也說明,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對電子硬體供應鏈皆產生負向影響,尤其將反應在第二季財報,為近期獲利之最大變數。但是,匯率波動影響之匯兌損益主要仍非實質營運影響,且拉長時間皆屬中性影響,因此,衝擊獲利將以短暫影響視之。
國泰證期協理蔡明翰認為,過去10年來新台幣升值至30元附近的歷史背景,來自於台灣出口暢旺累積可關的貿易經常帳順差導致實質升值,例如2017年、2020年、2021年及今年。不過因台灣資金投資海外如美國股市、債市,長年金融帳呈現淨流出成長趨勢,也是支撐美元強勢的主因,新台幣此次強升,吸引外資回補應為短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