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06鄭妤安/台北報導

貨幣戰首部曲》美債避險功能失靈 歐洲、英國國債 躍避險新寵

 針對國際匯率市場波動明顯加劇,外銀紛紛提出避險策略,降低客戶在市場震盪中的潛在損失,同時面對美債避險吸引力下滑,外銀也看好歐洲國債、英國國債等資產,作為配置的關鍵選項。

 星展銀行表示,建議以投資組合方式管理財富,透過股債配置及避險性資產配置調整部位,應對匯率波動,投資人應採用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並將避險資產如黃金納入組合,以分散市場震盪帶來的風險。除美元外,應適度涵蓋歐元與日圓等主要貨幣,避免單一貨幣的風險集中。同時應降低現金部位,風險性資產則有機會表現,至少配置投資等級債產品,原因在於市場預期仍將持續震盪,品質將成為關鍵考量。

 滙豐銀行指出,投資人與企業仍然面對政策不確定性升溫,資金持續轉向更具防守型的市場、板塊與貨幣。短期內美元及美股表現或會持續疲弱,看好多元資產配置及優質資產,並繼續偏好黃金。受惠於財政支持、歐盟區內合作加深,以及美國關稅對企業實際收益的影響低於市場預期的情況下,歐元區的前景轉趨樂觀。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處投資策略部主管劉家豪認為,目前偏好採取投資組合對沖策略,即看好黃金和優質債券;長期債券的期限溢價仍面臨上行風險,經濟軟著陸情境的預期,意味著債券殖利率可能下跌,並有望帶來優於現金的回報;股票仍傾向對主要地區保持均衡配置,從長遠來看,更高的關稅、具韌性而非高效的供應鏈對歷史上處於高位的美國利潤率構成風險。

 美債近期避險招牌失色,短期內只要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美國長期國債殖利率的上升趨勢就可能會持續。但中期風險偏向成長放緩,加上如果大陸加速出售美國債券不會帶來明顯的策略利益,殖利率的上升空間可能有限;如果美國出現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膨,聯準會可能會優先考慮就業並下調利率,最終可能導致未來殖利率下跌。

 滙豐評估,美國國債現在的避險吸引力雖低,但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仍具有一定價值,但比起美國及日本國債,相對看好英國及歐洲國債,吸引的收益率、有利的稅務安排,及廣泛經濟前景不明朗軍利好英國國債;另外,歐元近日走強,加上能源價格回落,增強歐洲央行將通脹維持在2%目標的信心,預期歐洲央行將進一步減息,以經濟增長為優先考量,德國國債收益率也應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