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地產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當前大陸新房與中古屋市場延續分化趨勢,受部分改善專案入市帶動,大陸4月百城新房價格年增2.5%。但二手房市場「以價換量」仍是主流,4月份百城二手房價年跌7.23%。
第一財經1日報導,中指院報告顯示,大陸4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每平方公尺人民幣(下同)16,764元,由於部分城市推出優質改善專案,新房價格較上月上漲0.14%,年增2.5%。資料顯示,4月一二線城市新房價格上揚,杭州和上海分居百城新房價格漲幅第一、第二位。
二手房方面,核心城市二手房維持一定活躍度,但在掛牌量較高情況下,「以價換量」仍是市場主流。4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每平方公尺13,892元,月減0.69%,年跌7.23%。
中指研究院分析,4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持續鞏固房地產穩定態勢,預計未來仍將繼續推出房市利多政策。趨勢上,預計在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持續發力、優質住房供給增加帶動下,5月核心城市市場有望保持修復,但分化格局仍將延續。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目前多數城市的限制購房政策基本取消,短期內全國性下調頭期款比例和房貸利率的空間有限。預估接下來政策將以穩住核心一二線城市階段性復甦成果為主,針對房市活躍度較低的城市,將採取因地制宜的政策調節。
溫彬指出,預估接下來財政將繼續支持城市更新、加速地方收攬房地產儲備。包括利用地方專項債收儲,賦予地方政府在收購主體、價格及用途上更多自主權。同時做好資金和收益的綜合平衡。預計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背景下,國企收儲進度將加快推進。
另外,針對房市活躍度較低的城市,將推出相關政策助力止跌回穩。包括優化公積金政策,如放寬住房套數認定標準、降低二套房頭期款比例、支援提取公積金餘額用於支付頭期款等。二是加大購房補貼力度。包括家電、家裝以舊換新,對刺激房地產市場聯動耐用品消費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