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風暴對產業界的衝擊逐漸發酵,企業實施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從上期年內低點大幅反彈,家數與人數均創近兩個月高點,其中以製造業、尤其金屬機電工業影響最大,新增數家企業因訂單減少而實施減班休息超百人。
勞動部1日公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數據,此次共有事業單位計131家、實施人數2,266人。較上期(4月16日)年內低點提升,共增加21家與584人,人數較前期的增幅為年內至今最大。本次數據攀升、實施人數再突破2,000人,數量來到3月3日數據(135家、2,873人)後的高點,使市場關注是否代表美國對等關稅對產業界的衝擊正逐漸體現。
製造業受影響尤其嚴重,為增量集中的重災區,共計有86家、1,919人,較上期增加17家、558人。總體來看,本期製造業實施人數占總人數比例近84.69%,為年內第三高,僅次於2月17日、3月3日兩期。製造業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類別最嚴峻,計62家、1,331人,實施人數較上期增52.64%。此外,製造業中的資訊電子工業計有九家、174人,較上期增三家、人數增近1倍。
勞動部表示,多數事業單位之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為三個月(含)以下。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專門委員侯松延表示,本期增加人數主要在製造業與批發及零售業,期間有新增幾家實施人數較多廠商,有一家車床銑床業者、一家金屬製造業者均涉及100多人,另有一家資訊電子業者涉及數十人,上述三家原因都是訂單減少。
侯松延指出,地方政府詢問是否因美國關稅而實施無薪假,僅包括插座製造商、汽車零組件、五金製造廠等三家廠商反映是因關稅,鑑於美國政策當前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將持續關注相關政策與企業動態。對於無薪假數字提升,侯松延表示,當前整體規模仍是處於近六年同期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