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02張珈睿/加州聖荷西報導

英特爾揪聯電合作 強化美國製造

英特爾聚焦12奈米製程,明年秀完整PDK 1.0

image
英特爾攜手聯電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近期再揭最新進展。聯電美國分公司總經理林子傑表示,雙方聚焦於12奈米製程技術,雖然屬於成熟技術,但通過開發衍生技術,能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圖/張珈睿
英特爾、聯電攜手開發12奈米製程

 全球半導體巨頭英特爾與聯電攜手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近期再揭最新進展。聯電美國分公司總經理林子傑表示,雙方聚焦於12奈米製程技術,雖然屬於成熟技術,但通過開發衍生技術,能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另未來亞利桑那州廠由英特爾負責運營,提供多元化產能選擇、強化美國本土製造能力;預計今年10月提供PDK(製程設計包)0.5予早期客戶,2026年4月提供PDK 1.0,力拚2027年元月實現量產。

 林子傑提到,基礎技術(Base Technology)由聯電提供,由聯電台南團隊與英特爾亞利桑那州Ocotillo Technology Fabrication協同設計,未來會由英特爾負責晶圓生產、運營。

 雙方進展順利,自去年1月宣布合作,2025年10月即準備向早期客戶提供PDK 0.5,明年4月就會有完整PDK 1.0提供給所有客戶。林子傑透露,聯電團隊與英特爾晶圓代工非常緊密配合,為的就是能快速地將設計服務導入客戶產品。

 英特爾總部發表會上,聯電台灣團隊於凌晨四點同步在線上進行支援,林子傑分析,合作為聯電、英特爾、客戶創造三贏;對客戶來說,在具競爭力的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節點能有更多產能選擇、加深供應鏈韌性,同時能享受完整技術迭代服務。

 聯電同時提供龐大的客戶基礎,另外也有晶圓代工廠的Know-how及管理文化,完整的IP(矽智財)及設計資源,都有助於加速流片(Tape-out)。林子傑也補充強調,12奈米瞄準射頻RF、高電壓、電源管理等晶片應用,初期終端應用將鎖定如DTV、STB(數位視訊轉換)等。

 而英特爾則提供多年積累之FinFET研究資源、產品量產經驗,關鍵在於英特爾領先的先進封裝生態系統,如Chiplet聯盟,最為重要的是完全在美生產製造,主動為客戶降低地緣風險。

 聯電2024年研發支出為新台幣156億元,除了前述12奈米合作平台外,還成功開發22奈米影像訊號處理器、28奈米嵌入式高壓低功耗製程平台及氮化鎵射頻開關元件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