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陸A股上市銀行2024年年報相繼出爐,追討薪酬情況也浮出水面。陸媒統計,共有10家上市銀行披露2024年討回績效薪酬的相關情況,合計追回金額達人民幣(下同)1.145億元,涉及4,665人次,討回千萬元薪資的就有四家銀行。
中新網報導,「反向討薪」是指銀行針對因違法違規違紀行為,或出現職責範圍內風險異常等情形的員工,追索扣回相應的績效薪酬。年報顯示,中國銀行、浙商銀行追索扣回金額均超3,000萬元,分別為3,250萬元和3,033.78萬元。渤海銀行、中原銀行也均超千萬元,分別為2,403萬元、2,010.76萬元。
另外,哈爾濱銀行、東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天津銀行、瑞豐銀行2024年追索扣回金額均超百萬元,依次為209萬元、167.72萬元、143.9萬元、116萬元、110.73萬元,甘肅銀行追索扣回金額最低,為6.06萬元。
在10家銀行中,包括中國銀行、浙商銀行等5家銀行公布了涉及追索扣回的人次,總計4,665人次。另還有天津銀行、東莞農商銀行、甘肅銀行等銀行披露績效延期支付的金額。
「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最早可以追溯至2010年。據前銀監會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已明確商業銀行應制定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2021年2月,前銀保監會再公布「關於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除了銀行和保險機構外,也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納入範圍。
分析人士表示,薪酬追索扣回機制在於重塑激勵體系,透過回溯性追責,有助於遏制短期逐利行為,尤其在信貸審批、資產管理等關鍵領域,能促使從業人員更加著重風險防控和業績達標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