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比特幣價格漲幅竟然是金價2倍,這也再度引發該加密幣是否可被視為數位黃金、具有避險功能的爭論。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天翻地覆後,美國股債匯殺聲隆隆,至於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則節節攀升,甚至一度升抵每盎司3,500美元歷史高點,隨後回吐部分漲幅,累計4月全月漲幅為為6.1%。
相同期間,比特幣竟然也強漲12%、為金價漲幅的2倍。支持者認為,在外界對美國財政政策與資產穩定性的擔憂日益加劇之際,比特幣充當了替代的對沖工具。
4月一開始,比特幣原本是與風險資產同步走低,但隨著美國長債殖利率升高,以及投資者尋求對政策風險不確定的保護,加密幣很快與股市分化,轉而上漲。投資者對聯準會獨立性和美國經濟政策可信度的憂心,導致他們在尋求瑞士法郎、歐元、黃金的庇護後,最終也轉向比特幣。
渣打銀行數位資產研究全球主管肯瑞克( Geoff Kendrick)在最近報告中指出,他預計「遠離美國資產的戰略資產重新配置」,將推動比特幣的下一輪漲勢。他說比特幣是金融系統風險的避險工具,並指出由於它的「去中心化特性」,讓它可能比黃金更具避險效果。
不過FalconX 研究主管羅旺特(David Lawant)警告,不要基於4月的走勢,就過度解讀比特幣與風險資產的背離。他說,兩者「脫鉤」意味相關性的崩潰,但比特幣與主要股票指數的30天相關性仍在0.6左右,遠非低水平。
羅旺特還補充,在最近市場壓力下,比特幣的貝塔係數異常低,意味投資者開始將其視為更成熟的長期資產,該趨勢倒是值得投資人持續觀察
此外在4月,投資者向美國上市的比特幣現貨ETF投入了約29億美元,與3月份和2月份相比出現了大幅逆轉,當時基金淨流出金額分別為8.11億美元和3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