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30張珈睿/加州聖荷西報導

英特爾新增Chiplet、價值鏈聯盟 晶圓代工進入團體賽

image
混合建合(Hybrid bonding)潛在受惠業者

 當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晶片製造漸將主戰場轉往「後段製程」。英特爾宣布,在既有生態系上,加入Chiplet(小晶片)及價值鏈(Value Chain)聯盟,將與競爭對手3D Fabric相互抗衡。業界分析,隨著線寬線距越來愈小的趨勢下,未來Hybrid bonding(混合鍵合)來取代現有Micro bump(微凸塊),先進封裝越需要晶圓級製程,需求往晶圓廠/IDM靠攏。

 英特爾宣布擴大晶圓代工生態系,Chiplet聯盟成為焦點。半導體業者以競爭對手架構進行推演,未來可能陸續加入國際知名OSAT(封測)、測試、載板、記憶體等公司;台廠如智原、欣興、日月光(矽品),有望入局。

 相關業者指出,傳統錫球接點已無法承受上萬I/O數的傳輸需求,如同以細吸管喝珍奶;其中,隨著HBM堆疊層數突破12層,3D封裝的微凸塊(Micro Bump)密度飆升,接點斷裂風險成為良率殺手。據悉,英特爾混合鍵合技術,能將晶片接合間距縮小至 1μm(微米)甚至更低。

 半導體業者透露,因物理極限,如短通道效應、漏電流增加、功耗上升等挑戰,先進封裝成延續晶片效能、整合度提升關鍵策略;並會由更多業者加入,因此以聯盟方式最有效率解決問題。而混合鍵合結合不同製程、功能與尺寸晶片,能使晶片設計彈性高,未來會將大型 SoC分拆為小晶片模組 (Chiplets),藉以改善良率與成本。

 先進封裝製程改變,晶圓乘載、清洗流程將大幅增加,對台廠來說有利於包括家登、弘塑、辛耘、世禾等業者;另外,也要確認晶圓上的IC為已知好晶粒(known-good-dies)後,才會進入測試環節,不管是CP(Chip Probe)及FT(Final Test)的測試時間都會增加,台廠對應業者如汎銓、紘康。

 隨著英特爾擴大晶圓代工生態系布局,並搭配台廠設備業者積極準備打國際盃,半導體業界認為是台廠的機會,有望憑藉彈性優勢,搶攻海外大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