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21賴瑩綺/綜合報導

中韓電池合資項目生變

 全球電動車產業近年快速發展,中韓企業間戰略合作密切,但近期在電動車需求階段性停滯,及美國對中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下,韓國電池企業陸續推遲或取消與中國企業合作。韓國產業研究院產業政策室室長黃京仁表示,在產業前景面臨不確定性背景下,企業普遍採取審慎觀望態度。

 韓聯社報導,LG新能源與浙江華友鈷業日前合資的鋰電迴圈回收公司已推遲建廠計畫。兩家公司2023年8月舉行簽約儀式,宣布在南京與衢州分別投建前處理與後處理工廠,原訂2023年下半年動工、2024年底投產。電動車需求停滯影響,目前仍未開工。

 報導指,LG新能源維持與華友鈷業的戰略性合作關係,回收業務的合作仍在進行,並根據市場情況推進建廠。

 SK on、ECOPRO Materials與中國格林美2023年啟動的合資公司「GEM Korea New Energy Materials」設立計畫也告吹。三方原計畫到2024年在韓國新萬金國家產業園區斥資1.21兆韓元打造年產能5萬噸前驅體工廠。

 但隨著相關產業需求減弱,及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RA)、敏感外國實體(FEOC)等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價值鏈出現變數。ECOPRO表示,諸多變數導致項目難以具備足夠的商業性,各方被迫取消合資公司設立計畫。

 此外,POSCO(浦項鋼鐵)控股與中偉新材料股份,合作推進的鎳工廠新建項目也處於中斷狀態。LG化學與華友控股集團旗下的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在摩洛哥推進的磷酸鐵鋰(LFP)正極材料合資工廠項目,也將量產時間從2026年推遲至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