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21黃欣/綜合報導

大陸廣交會 境外商增2成

非美採購商轉向,直接赴中採購

image
圖/美聯社
第137屆廣交會 小檔案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最新一期已閉幕,面對中美關稅戰持續激化、外貿格局丕變的背景下,仍有來自216個國家和地區的14.86萬名境外採購商與會,較上年同期增長逾2成。不少非美國的採購商暫緩與美商合作,轉與中資企業合作,直接到中國採購商品。

 廣交會於每年春秋兩季舉辦,被視為中國外貿晴雨表,19日閉幕的是第137屆第一期展,由於正值美國公布對等關稅之後,展會熱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參展企業約3.1萬家,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首次突破3萬家。此外,過往參加廣交會的採購商皆來自200多國和地區,今年也未見明顯減少,可見中國的製造業出口大國地位依舊穩固。

 南方財經引述參展商表示,今年美國採購商的身影較往年明顯減少,反倒是其他國家的採購商人數增多,且採購意願濃厚。

 市場人士分析,長期以來,部份美國企業委託中國工廠生產並將自己的品牌產品銷往世界各地,但在關稅戰衝擊下,美國企業委託中國生產的不確定性升高,反倒是一些非美企業為避免自身的生產和銷售受到影響,決定暫緩與美國企業的合作,直接到中國採購產品。

 一位澳洲採購商就在廣交會向一家寧波的製冰機企業下2萬台訂單。該採購商直言,因為關稅的原因,和美國的合作前景不明,轉而和中國企業加強合作。

 逃離「美國中間商」的不只是多國採購商,字節跳動旗下短影音平台TikTok上,出現不少傢俱、玩具、家電企業的影片,向美國消費者表示能夠以遠低於美國零售價「產地直接發貨」。

 這股風潮也推動中國跨境電商「敦煌網」(DHgate)突然在美國爆紅,淘寶、Temu、Shein等下載量也開始激增。據最新統計,阿里國際站在美國的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快速升至第三,淘寶則連續多日居於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