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攪亂全球局勢,交通部指出,在美國關稅90日豁免期內,東南亞可能產生轉單效應,為爭取貨源來台灣中轉至美國,已要求基隆、高雄自營櫃場投入船席與後線場地支援,並研議調整獎勵誘因,提升台灣中轉貨量。交通部長陳世凱16日指出,現已備妥「塞港」和「停頓」2套劇本因應國際貨運的變化,一週內提貨櫃獎勵措施。
陳世凱16日赴立院報告並備詢。因國際海空貨運自由化程度高,國籍業者為避開高風險地區或順應產業鏈遷移,會依市場變化調整航線、班次,交通部將協助業者機動調整全球航線航網布局及增加營運彈性。
陳世凱說,受美國稍早宣布關稅影響,部分貨主取消訂艙,原預估5月裝載率下降5%,後因關稅暫緩實施,現短期裝載率已恢復;航空貨運量也受原關稅生效影響略有增加,評估關稅暫時豁免的期間,全球貿易、供應鏈及航空運輸需求可能重組,航空公司密切注意市場變化。
交通部從2大方向預作準備,一、「塞港」,若突然發生大量貨源從台灣進出,已預先將空間盤點並空出放置貨櫃,二、「停頓」,萬一發生港口運作停頓狀況時,祭出相關獎勵措施。
若短期內出現搶出貨潮,台灣因出口需求增加,有艙位供需失衡情形,航港局預計18日召集進出口同業公會、工具機及機械同業公會等各同業公會,及三大國籍航商,會同經濟部、農業部等單位啟動「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小組機制」。(相關新聞見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