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17賴瑩綺/綜合報導

中國對美 開談判小縫

前提:約束內閣官員、給予尊重、願意解決「台灣問題」

 中美關稅戰在4月初急遽升級,全球市場關注雙方何時談判,有外媒以「據悉中國對與美國會談持開放態度」為題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方希望美國政府先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約束內閣官員、顯示對中國更多的尊重,以及願意解決中國關切的「台灣問題」等,才會同意進行貿易談判。

 中美角力讓全球經濟衰退壓力大增,因雙方均姿態強硬,美國白宮新聞祕書李維特15日表示,與中國是否談判取決於中國,中方必須首先接觸美方才會開啟談判。

 但如今中美談判大門似乎開了一絲小縫。知情人士透露,雖然川普在公開談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相對溫和,但其他政府成員則態度強硬,這讓中國官員不確定美國立場。中方希望美國內部的立場能更加一致,並願意解決中國所關切的「美國制裁」和「台灣問題」。

 知情人士稱,中國官員相信川普對這屆政府擁有巨大的控制權,中方希望美國為會談任命一位能得到川普支持的聯繫人,並能幫助準備一項協議,以便川普和習近平可以在見面時簽署。該人士強調,任何的談判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中方需要知道這種接觸將是在相互尊重的情況之下進行。

 另,中國16日宣布更換對美談判關鍵人物,任命具備法律專業且富有國際貿易經驗的前中國駐WTO代表李成鋼,擔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資料顯示,58歲的李成鋼是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專業本科畢業、德國漢堡大學法律經濟學專業碩士,在中國商務部曾任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條約法律司司長、商務部長助理,法務經驗深厚。

 2021年2月,李成鋼被任命為中國常駐WTO代表、特命全權大使。中國商務部官網顯示,李成鋼已履新成為排名第一位的商務部副部長。

 如今,李成鋼將面對立場強硬的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現年45歲的葛里爾在川普首屆總統任期內,曾經擔任當時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的幕僚長,在華府從政經驗豐富,在所得稅和關稅等關鍵事務上經驗老道,葛、李兩人都將會是彼此強悍難纏的談判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