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大亂全球產業鏈步調,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臺灣在部分領域仍扮演不可或缺、客戶不得不依賴的角色,並握有一定主導權,但也必須借重他國資源、以世界為市場來體現價值,國際化才能讓台灣利益最大化,而美國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市場。
繼台積電在川普高調發布下,宣告擴大赴美投資設廠後,輝達14日再點名兩大ODM廠鴻海及緯創,將在德州建置生產與測試產線,共同合作實現在美製造AI超級電腦計畫,也再度引起市場對台廠技術、人才外流的擔憂。
施振榮15日重申,台灣資源、市場有限,但台廠不僅富有創業精神,更以具有速度、彈性的特質,能在面對不同變化之際,都可扮演一定的角色。但「台灣太小、能量很大」,要繼續在全球分工中扮演重要角色,就要利用資源,不斷投入研發量能、推進到最尖端。
他強調,美國是台灣掌握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地區,台廠到美國設廠,要借重當地市場和資源,包含土地、水、電和人力,台企如果不以世界為市場、不借重世界各處資源來發揮的話,台灣價值就沒有辦法充體現,對人類貢獻就會受限。
面對美國啟動關稅戰,施振榮坦言,台灣和各國一樣會受到關稅問題,但台灣能扮演讓客戶、市場不得不依賴的要角,競爭者很少之下,主導權還是在台灣手上。面對關稅,台廠要和客戶一起協商合作,以王道思維來共創價值、利益平衡。
施振榮日前在帛琉總統惠恕仁邀請下擔任高級經濟顧問,在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榮邦計畫之際,展開台帛新能源及零碳排船科技合作計畫,進一步協助帛琉發展高端永續旅遊,讓海外帛琉人回流。
施振榮說,台灣也曾面臨像帛琉一樣人才外移的情況,但憑科技產業、技術實力,才又把許多遠赴海外、美國的人才吸回來。他並期許能打造新能源科技技術的產業生態圈,讓台灣從能源輸入國變成新能源科技技術輸出國,進而協助國外夥伴培訓新能源領域的相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