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於官網上預告,預計於台灣時間17日發布進口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國家安全調查,半導體關稅倒數計時。近期美系半導體業者頻表態支援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繼輝達拋出在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Fab21)投產,AMD也強調第五代EPYC處理器於Fab 21啟用生產,英特爾晶圓代工更具備在地生產優勢,將有望收攏更多外部客戶。
半導體關稅近期攤牌,晶片巨頭已開始在美國建構生產基地,相關業者猜測,隨著台美首輪談判結束,半導體供應鏈赴美將成定局,恐怕巨頭到訪台供應鏈不是來固樁、而是來拔樁。
近日科技巨頭陸續透露在美製造重要性,輝達率先表態拚美製AI超級電腦,AMD也宣布第5代EPYC CPU產品已在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新晶圓廠成功啟用和驗證。
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15日表示,台灣生態系非常重要,而考量供應鏈韌性,AMD將在許多地方建立供應鏈,包括擴大在美國布局。
蘇姿丰指出,半導體供應鏈鏈非常複雜,涉及多步驟工序,超微需要穩定的供應鏈。AMD近期完成對ZT Systems的併購,滿足AI伺服器從晶片至系統端在美生產。
英特爾坐擁在地生產優勢,半導體業界透露,伴隨Altera股權出售,銀彈足夠支撐其Foundry業務,並更加聚焦在核心業務上;而Intel 18A預計將獲得更多外部客戶,分散風險為IC業者現今最大考量。
半導體業者指出,依照過往慣例,232條款啟動國安審查,報告提出時間為270天,期間需要業界、公民團體提交書面意見,並舉辦公聽會等,最後再交由總統決策,恐怕將曠日廢時;不過現在川普執政,很多事情已無法套用過往規律。
業界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直指本周公布對進口半導體產品的關稅稅率,且該產業部分企業將有「彈性」處理的空間。從川普給的「彈性」,是多數科技巨頭積極動作的原因,預估半導體關稅會先從成熟製程下手,先進製程影響相較輕微,從應用來看,AI伺服器由於價值含量高,因此會先往美國本地來做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