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16賴瑩綺、簡威瑟/綜合報導

多家投行開槍 降陸GDP成長預測

瑞銀最悲觀,今年增速下調高達0.6個百分點至3.4%

image
美國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徵145%關稅後,多家機構紛紛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圖/新華社
關稅戰升溫後機構下調大陸今年GDP年增率

 美國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徵145%關稅後,多家機構紛紛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其中,瑞銀看法最悲觀,下調幅度高達0.6個百分點至3.4%。高盛則認為,極高關稅將帶給中國就業市場巨大壓力,多達2,000萬名職工恐面臨裁員。

 大陸於17日公布第一季GDP年增率,在「搶出口」效應及刺激政策發酵下,預計有望落在5.1%~5.3%之間。不過4月起美國對中加徵高達145%關稅,機構認為將大幅壓抑中國經濟增長。

 綜合外媒報導,瑞銀集團15日發表最新報告,將中國今年GDP從4%下調至3.4%,是基於美國對中持續加徵145%關稅,且中國還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情境。報告認為,中國國內投資和消費將繼續受到負面影響,政策的刺激效應正逐漸減弱。但該行維持中國明年GDP年增3%的預測。

 瑞銀還表示,在當前的中美關稅戰下,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可能拉高部分進口產品的價格,但美國的關稅將大幅減少中國的外部需求,增加中國國內價格下降的壓力,預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平均物價指數在今明兩年均為負值,通縮陰霾未散。

 摩根士丹利同日發表報告,也以關稅影響因素,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4.5%降至4.2%。該行之所以下調0.3個百分點,是基於被關稅衝擊的0.9個百分點,部分會被額外刺激帶來的0.6個百分點抵銷。

 摩根士丹利預期,中國將在本季提前實施人民幣(下同)2兆元刺激計劃,包括調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及降息15個基本點、提前發行和部署地方建設債券、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出全國生育補貼,以及加快消化房地產庫存。到下半年,將推出1兆~1.5兆元的額外財政計劃。

 大摩原先預期台灣今、明年經濟成長接連放緩至3.4%與2.5%,然考量台灣經濟對關稅、全球貿易放緩帶來的次級效應特別脆弱,將2025年GDP成長率下修至2.2%,2026年進一步降到2%。

 高盛則預估,中國所有勞動力的3%:約2,000萬人或受到對美出口的影響。如果中美兩國全面脫鉤,將令本已因大範圍減薪和裁員而精疲力竭的勞動力市場陷入混亂。高盛將中國今年GDP預測值,從4.5%下調至4%,另將明年的預測下調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