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稅戰升溫引發「搶出口」效應下,中國14日公布3月出口,以美元計年增12.4%,遠超市場預期,增幅遠高於今年前兩月2.3%的增幅,也遠高經濟學家的預測。不過因美對中所有產品已啟動高達145%關稅,兩國間大量貨運航班遭取消,機構預測4月起對美出口可能下滑,不僅拖累整體外貿轉為負增長,甚至需耗時數年才能回到當前水準。
去年美國總統川普已預告提高中國產品關稅,業界也出現提前下單囤貨及出口。稍早公布的第一季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即顯示逐漸攀高,前三個月分別為49.1、50.2、50.5,3月份數據並創一年新高,判斷中國廠商在4月份美國關稅生效前,提前發貨。
根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中國3月出口額年增率創去年10月以來最大增幅,大幅高於預期的4.4%。進口額方面,3月年減4.3%,降幅較2月明顯收窄4.1個百分點,但仍低於預期的年減2%。貿易順差方面,3月份為1,026.4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的770億美元。
單看與美方貿易數據,以中國海關總署數據計算,美元計3月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年增9.1%,進口總額則年減9.5%。累計第一季,中國對美出口年增4.5%,進口年減1.4%。中國出口總額占GDP約18%,其中對美直接出口占比15%,約GDP的2.7%,港媒引述專家估計,若計入貿易轉向及中間產品再出口,則影響略升至3%至3.5%。
東方金城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3月出口增速明顯強於季節性,主因為基數較低及「搶出口」效應。美國對中加徵關稅,傳導至出口端需要一定時間,預計4月中國進口年減幅可能顯著擴大至兩位數,對美出口年增率仍有可能出現「大幅度下滑」,進而拖累整體出口呈現負增長。(相關新聞見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