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15Joseph V. Amato■路博邁總裁暨股票投資長

關稅風暴衝擊 貿易戰仍理性取勝?

image
 ●川普關稅措施已降低了年初以來,市場預期股市表現擴大的可能性。圖/美聯社

美國在4月2日公布的關稅措施接近所有預測的最差情境,引發全球股市大幅拋售,債券殖利率顯著下跌。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暫緩對等關稅90天,但已知措施包括美國對所有國家的進口貨品至少徵收10%關稅,對部分貿易夥伴再加徵較高的關稅率,經濟學家預測,美國對進口貨品的最新平均關稅率將約為20%,此乃19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些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維持時間可能多長?

 踏入2025年之時,展望美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2.3%,到了最近幾週在預期加徵關稅政策將推出下,在核心情境中已將增長預測下調至1.7%,已公布的關稅措施可能會拖低經濟增長至1%以下,若美國再有進一步措施且其他國家作出反制,那麼美國經濟甚至可能進入衰退。

 如果形勢沒有轉壞,借鑑歷史經驗,經濟增長所受的大部分影響將在企業做出調整之前的兩~三個季度內顯現,但這些調整可能代價高昂,並可能將使美國長期經濟增長降低四分之一或半個百分點。

 同時,美國核心通膨率可能回升至3.5%,以致美國聯準會將面臨兩難的局面。

 總的來說,聯準會將視通膨效應為暫時性,並較專注於增長和就業數據的表現。市場在定價時已經迅速將今年降息次數的預期上調至四次。不過,除非在未來幾週的就業數據十分疲弱,或是市場出現嚴峻的流動性問題,否則仍然預期,今年較有可能降息兩或三次。

 談判的新起點

 估計美國政府未來可能對特定貨品和商品再加徵關稅,但有幾個理由顯示,新一輪關稅措施大概是未來一系列談判的起點。

 第一個原因是關稅率的絕對水平,若持續實施將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損害,美國財長在新措施公布後隨即表示,應視這些關稅率水平為「上限」,並歡迎進行協商。

 第二是計算水平的方法顯然生硬且過於簡化;第三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獲得豁免,意味著其他國家或可仿效兩國在最近幾週採取的談判方式。

 至於第四是除了大陸之外,大部分主要貿易夥伴並沒有發表強硬的報復性言論或是大力作出反制。

 理性的人必須占上風,且最終將取勝。當談判開展,將有助市場將焦點從貿易政策轉向本屆美國政府下一階段的經濟計劃(包括延長減稅措施和放寬監管),以及德國擴大財政支出方案的影響。預計市場可能改變焦點是第二季展望的關鍵主題,還包括調升對全球股票的看法,並維持加碼美國小型股的立場。上調對全球股票的看法,主要是因調高美國以外已開發市場股票的展望,且在近期拋售潮後,這些市場的估值水平也為長期投資提供了支持理據。

 儘管如此,最終結果可以出現多個可能性。就算談判如預期般開展,也可能持續好幾個月。在川普當勝總統之後,雖然對長期增長感到樂觀,但從全球化時代轉向「重商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這個可能演變成「零和遊戲」的過程可能會跌宕起伏。而這正是當前在經歷的情況,風險溢酬隨之上升也是合理的。

 毫無疑問,關稅措施已經降低了年初以來,市場預期股市表現擴大的可能性。要重回正軌,理性思維在未來的關稅談判中勝出,並引領全球在瀕臨全面爆發貿易戰之前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