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3日公布3月金融數據,隨著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以及企業和民眾的資金需求回升,3月新增信貸達人民幣(下同)3.64兆元,較上年同期增17.8%。此外,3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也來到5.89兆元,亦超過市場預期。
人行資料顯示,3月廣義貨幣總計數(M2)年增率為7%,和上月持平。狹義貨幣總計數(M1)年增率為1.6%,比2月大幅高出1.5個百分點。第一季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5.18兆元,比上年同期多2.37兆元。
證券時報報導,總體來看,第一季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主要指標增速出現回升。
以3月新增信貸來看,以房貸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當月新增超5,000億元,處於2024年初以來較高水準,主要與重點城市房市「小陽春」有關。另外,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回暖也是支撐3月貸款的重要因素,可見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
從信貸利率來看,3月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3.3%,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基本點;個人新發放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60個基本點。
另外,3月社融規模增量5.89兆元也處於歷史同期高位水準,新增信貸和政府債券發行增加皆為主因。3月份,新增發行的政府債券1.5兆元,較上年同期多增加1.06兆元,支援當月社融規模增速繼續提升。
展望未來,地方政府債券與國債待發行額度仍高,尤其1.3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與5,000億元特別國債尚未發行,預料社會融資增量將保持較高增速。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考慮到第二季為因應外部壓力需要一定規模的財政擴張,不排除政府債券發行出現超預期規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