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一直收緊銀行間的流動性,成功扭轉大陸國債殖利率下滑趨勢,並為人民幣提供支撐。不過分析指出,為了穩經濟,大陸或在今年稍晚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導致難以長遠透過收緊流動性來修正債券估值,並支撐人民幣。
在大陸經濟面臨內外交迫、資金湧入債市等背景下,大陸10年、30年國債殖利率在去年12月雙雙跌破創新低的2%,今年1月仍持續下探,加重人民幣貶值壓力。人行曾在1月中旬宣布暫停買入國債。
外媒7日報導指出,1月份大陸國債連續第5個月出現資金外流,流出規模為人民幣(下同)388億元,所有類型中國債券的資金流出總額則達到233億元。中美國債利差不利於資金流入,但人行在年初保持銀行間流動性偏緊,中資銀行同業存單仍出現資金流入,使殖利率曲線趨於平緩。
報導預期,今年境外投資者仍會選擇銀行同業存單而非大陸國債,至少在大陸成功將殖利率推回至更符合基本面的水平。隨著DeepSeek崛起,經濟前景呈回暖趨勢,即將到來的特別國債發行潮或將有助於在短期內對殖利率形成支撐,並且為人行今年再次寬鬆政策創造一些空間。
人行或希望將10年期國債殖利率推向2~2.3%區間,為進一步降息重建政策空間。4月7日該項殖利率報1.64%。
分析進一步指出,人行的貨幣刺激措施至少應與去年力度相當,意味基準7天逆回購利率應該會至少下調30個基點,存準率至少下調100個基點。
中國人民銀行7日開展93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為1.5%,單日轉為淨回籠1,5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