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已籌組談判小組,但全球有50國排隊等待和美國談判,短期難獲致具體成果,對等關稅9日將如期上路。據了解,總統賴清德提出比照美加墨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指的是選擇台美雙方有利項目,採對等互惠模式降稅,並非採越南模式全面撤關稅。
至於非關稅貿易障礙,美方關切美牛、美豬、汽車進口限量、服務業市場准入障礙等八大類別項目,將逐項檢討。
賴總統6日拋出要改善對美順差作法,包括談判降關稅、擴大對美投資、擴大對美採購、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解決洗產地問題。
有關台美雙方從「零關稅」談起,知情人士說,並非像越南會全面撤稅,應會選擇農工貨品項目降稅,那些項目會降為零,要和美方在談判桌上攻防,會秉持對等互惠原則。據了解,我國是WTO會員,全面降為零關稅會有違反WTO規範問題,降稅也有最惠國待遇問題。
至於掃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美貿易障礙報告提出八大類是長期關切焦點,知情人士說,並非一下要解決所有問題,仍需視台灣產業結構而定。
據悉,談判小組會逐項檢討可鬆綁產品、放寬市場准入項目,惟以國民健康、國人安全為優先考量。
此外,行政院提出880億元九大面向,由於32%關稅9日即將上路,對中小企業衝擊很大,針對特別弱勢、衝擊特別重的產業,據悉,政府會個別加強扶助力道,府院會繼續聽取業界意見,再作細項措施的調控。
至於《產創條例》,傳產業如機械、工具機業者,認為產創10之1智慧機械等設備投資抵減,當年度抵減率5%、分三年抵減率3%,有必要再加大力道,調高抵減率,賴總統承諾會指示行政部門研究。
美方關切嚴重洗產地問題,官員說,未來會杜絕陸貨來台貼標籤就出口,要落實原產地證明;另也會參考美方公布管制出口貨品清單模式,我國也要依國內產業情況強化高科技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