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08呂晏慈/台北報導

美非關稅壁壘 我將逐項檢討

包括美豬、美牛、汽車、動物檢疫等,放寬市場准入項目,使談判更加順利

image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圖/本報資料照片
因應對等關稅談判五大面向

 為爭取改善對等關稅,行政院談判小組針對美方高度關切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包括美國豬肉與汽車等技術性貿易壁壘,已將其列為五大重點之一,希望藉由解決台美多年來的技術性貿易障礙、檢疫措施等,讓談判更加順利。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動「美國優先」貿易與投資政策,貿易面特別強調「追求公平互惠(fair and reciprocal)」,除了關稅議題外,美方也將多重因素納入考量,包括:對美商收取不公平、歧視性國內稅款,例如加值稅(VAT)、數位服務稅等;對美國產品採取非關稅貿易障礙、匯率操縱等。

 實際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先前發布的「2025年各國貿易評估報告」,便花了六頁篇幅描述台灣的部分,囊括技術性貿易障礙、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等八個面向。

 例如,美豬美牛及牛內臟、同一型號美車進口限制75輛上限等,都有技術性壁壘障礙,稻米配額關稅也有技術性障礙;台灣著作權法尚未修法通過、對智財權保護不足。

 而台灣特定化工原料及金屬製造、電視及廣播節目服務、輸配電及郵政活動,都不允許外商投資;電信業外商直接持股比率上限為49%,直接和間接持股比率上限受限60%;健保署對藥物與醫療裝置政策透明度不足等,都是美方認定的障礙。

 談判小組將會逐項檢討可鬆綁產品,例如數量限制、海關障礙、檢疫措施、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放寬市場准入項目,以協助談判更加順利,但是維護國人健康的需求,會列為優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