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07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挪威主權基金 投資軍火商擬解禁

 規模高達1.8兆美元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長久以來有不得投資特定軍火製造商的限制,反對黨以當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為由,直指這項長期限制不合理要求解禁。

 挪威在野的中間偏右保守黨(Conservative)表示,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及近年中國等國家大舉重新武裝,讓挪威政府解除投資特定軍火商禁令的時機已到。保守黨副主席布魯(Tina Bru)表示,「當前我們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安全危機,迫切需要擴大對西方國防產業的投資,以保障我們自身與盟友的安全。」

 她認為,挪威總理斯托爾(Jonas Gahr Store)應改變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道德架構,確認哪些武器製造商對西方安全至關重要,可納為投資標的。布魯指出,「西方世界的重要軍火商,被我們的石油基金排除在投資範圍之外。政府拿國家預算向這些軍火商採購武器,挪威主權基金卻不得對它們進行投資,這不合理。」

 資產規模達1.8兆美元的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PFG),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迄今投資版圖涵蓋全球60餘國、逾8,650家企業。自2000年代起,GPFG被禁止入股生產核武關鍵組件的企業。按照道德準則,凡是涉及生產集束彈藥、反步兵地雷、菸草等公司,GPFG不得投資。

 譬如,英國國防承包商貝宜系統(BAE Systems)遭GPFG排除在投資標的之外,理由是該公司生產核武重要零件。美國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tin)也因生產集束彈藥,被GPFG列入投資黑名單。

 挪威爭論主權基金是否該因應地緣政治變化鬆綁投資限制之際,國防支出已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提高,軍工業獲利也飆升。基於ESG(環保、社會、公司治理)因素,歸類為「邪惡產業」的軍工股,多半不會被納入投資組合。但近幾個月來,ESG基金經理人似乎愈來愈安於有軍工業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