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07社論

《川普關稅》從史密松寧協定到對等關稅-美國的危機日益嚴重

image
 ●美國原是自由貿易的倡議者,如今竟親手加以摧毀。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對等關稅,個別國家依其對美所享有順差大小課徵不同的關稅稅率,即或對美國逆差者如新加坡、英國、澳洲、巴西等國也得上繳10%的關稅,此舉讓全球貿易大開倒車。

 川普用了一個公式,算出各國的對等關稅,台灣32%、中國大陸34%、日本24%、南韓25%,我國南向投資的國家也無一倖免,越南、柬埔寨的稅率更高達46%、49%,西進台商固然受到波及,南向業者也沒好日子過。

 全球自1947年以來,於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WTO前身)簽署了八個多邊貿易協定,讓全球平均關稅稅率由戰後40%降至目前平均3%,也正是這個原故,全球貿易七十多年來突飛猛進,2023年全球商品出口總值23.8兆美元,比二戰結束之初585億美元,成長406倍,讓人類社會進入了前所未見的繁榮。

 不料,昔日倡議自由貿易的美國,如今竟親手加以摧毀,美股在川普公布對等關稅之後,道瓊指數在4月3日、4日兩天就跌了3,910點,全球股市之恐慌,較之金融海嘯猶有過之。美國能否因此多獲稅收尚不可知,但風暴已然形成,若任其蔓延,不只是股市重挫,實體貿易也將萎縮,物價高漲,生產下滑,失業飆升次第而至,情況將如同1930年代的大蕭條、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這更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災難,府院千萬別誤判情勢。

 美國原是自由貿易的倡議者,他們嚐過1930年代高關稅的苦果,不過,自1971年出現貿易逆差以來,美國對自由貿易的信仰已漸動搖,總認為各國匯率低估,對美採行不公平貿易,如同今天,1971年的美國也以加徵10%的關稅迫使德、法等國簽署史密松寧協定(Smithsonian Agreement),馬克、法郎因此升值,惟美國貿易逆差並未改善。

 隨後,逆差又升高,1985年美國邀日、德、法等國簽署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日圓、馬克等貨幣再度升值,美元貶值,按理說美元貶值可促進美國出口,然而,美國貿易逆差於1990年仍逾1,000億美元,2000年逾4,000億美元,去年已逾一兆美元。

 美國一直認為,逆差升高代表美國吃虧,於是每年於3月底發布各國貿易障礙報告書,4月底公布301貿易制裁名單,過去的制裁無非要你修專利法、商標法、開放美牛,設個出口軟體監視系統,較之今日的對等關稅,那是小巫見大巫,從前這些干預會引起雙邊關係緊張,卻不致形成風暴,如今這個對等關稅,必將引起巨大風暴。

 事實上,自由貿易並未讓美國吃虧,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沒有提到自由貿易為他們帶來多大的服務貿易商機,又帶來多大的海外投資收入,只會拿著商品貿易赤字哭訴。眾所周知,經濟活動常失之於東,而收之於西,只談所失,不談所得,是偏頗的。依美國商務部統計,美國1990年國外要素所得收入(海外投資所獲得的收入)為1,888億美元,2024年已升至1.5兆美元,足以抵消貿易逆差而有餘,此外專利、金融等服務輸出的收入1990年只有1,478億美元,2024年已達1.1兆美元,同期間每人GDP更由2.4萬美元升至8.6萬美元,另外,道瓊指數1998年中還不到8,000點,去年已逾40,000點,這樣說來,美國是大大獲益者,何來吃虧?

 總體數據有數百個,一個貿易赤字不能代表總體的情況,美國是有問題,可是這個問題不是來自各國,而是來自美國內部,也就是經濟成長果實向富人高度集中,1980年前1%的富者分享10%的全美所得,如今這個比率升至21%,貧富不均是該解決,否則無法止息民怨,但對等關稅非但解決不了這個困境,其所帶來的通膨、衰退將更加劇美國中產階級的痛苦。從史密松寧協定到對等關稅,可以看出美國一直把內部問題外部化,不認識問題的本質,美國不可能偉大,民怨不會止息,就連已有的富裕只怕也要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