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GTC 2025推出Spectrum-X與Quantum-X矽光子網路交換機,Quantum X800(InfiniBand)量產時程落在2025年下半年,符合市場預期;但Spectrum-X的推出,可能推遲至2026年下半年,略低於市場原先的期待。
外資摩根士丹利考慮2026年共同封裝光學(CPO)放量有限,維持上詮(3363)「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從600元下調至400元。
大摩亞洲分析團隊認為,輝達CPO量產時程延後,可能為確保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所做的策略性調整。輝達傾向維持銅線解決方案,以兼顧成本與可靠性。
但大摩仍看好台廠在CPO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並點名,台積電憑藉其矽光子(SiPh)技術領先優勢,負責光學引擎與SoIC製造。
上詮預計2026年起受惠下一代Quantum交換機的CPO訂單,並於2027年進一步搭上Rubin Ultra商機。萬潤作為光耦合器設備供應商,將在CPO領域擴展自動光學檢測(AOI)業務,長期成長可期。日月光則維持其在系統級封裝(SiP)測試與封裝的領先地位。致茂2024年下半年起提供矽光子元件樣品,涵蓋可靠性測試、電性測試及光電整合組裝,預計2026年需求顯著成長。
另供應鏈透露,輝達積極推進CPO搭配XPU的解決方案,預計2027年下半年實現量產。這與Rubin Ultra的開發時程相符,市場預期Rubin Ultra可能推出CPO版本。
目前業界仍在討論最終技術路線將採用OIO(光學I/O,光學引擎位於中介層)還是CPO(光學引擎位於基板)。分析認為,CPO因良率較穩定而更具可能性,但OIO被視為長遠目標,可能在下一代GPU(Feynman)中實現。
根據NVIDIA產品路線圖調整,CPO全球市場規模(TAM)預估至2030年達20億美元,2023~2030年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為110%。頻寬與運算需求的持續增長,將推動CPO長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