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馬偕、彰基等醫院接連遭勒索軟體攻擊,數發部資安署所發布2月資安事件通報數量達60件,並發現多個機關疑似安裝冒牌軟體。儘管網路威脅激增,根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台灣企業近年投保資安險比率仍牛步前進。
依保發中心資料顯示,國內投保資安險2024年成長率高達32%,投保件從2,170件成長至2,868件,成長率雖高,但件數依然只有2千多件;若就投保資安險金額來看,2024年為5.66億元只較2023年5.29億元上升7%。
怡安(Aon)副總經理林鴻諭表示,台灣金融業雖然投保率在政府鼓勵下增加,但購買額度相對少,以Aon亞洲資料庫統計,資產10億美元以上的金融機構購買額度,最低為300萬美元,最高超過3,700萬美元,但台灣大型金融機構普遍最高卻只投保300萬美元。原因是,政府對於台灣金融業(特別是銀行)的資安監理力道強勁,銀行投注許多資源於資安防護,在資源分配考量下,投保資安險扮演角色,偏向基本財務保護及回應監理機關的功能。
此外,國外飯店業考量搜集全球旅客個資風險,投保資安險相對普遍,但台灣飯店業者投保率卻偏低。
和泰產險總經理顏思齊認為,資訊安全對於營運相當重要,尤其現在都採線上作業,須加強資訊安全,但再厲害的防火牆也無法百分之百阻擋駭客入侵,「保險」是最後降低風險的方法。
據瑞士再保險公司2024年底的預估統計,全球資安險總保費約達154億美元,其中美洲地區約108億美元居首,歐洲約29億美元,兩地區市占率分別為70%、19%,亞太地區(含紐澳)約只有13億元,占比為8%。
Richmond Reinsurance Brokers 睿麒保險經紀人總經理郭書彬分析,國外企業投保資安保險,主要受到一些因素驅動。一、法規與法律環境:美國及歐洲對資訊安全、消費者個人資料保護等法規制定嚴格,企業若發生資安事件,可能面臨高額罰款與法律訴訟風險。為降低潛在損失,企業傾向投保資安保險作為風險轉移的手段。二、保險觀念成熟:歐美企業對保險的接受度較高,視保險為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三、ESG議題關注:資安防護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投保資安保險不僅提升企業資安防護能力,也有助於完善ESG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