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331劉家熙/西安報導

大陸品牌出海 全球建廠催油門

image
「2025首屆媒體賦能中國品牌出海高峰論壇」於上周召開,深圳報業集團運營總監葉建強倡議,業界共築品牌出海,秉持開放協作,打破地域與行業壁壘,以共建跨區域、跨領域的品牌出海聯盟。圖/劉家熙

 中國大陸企業逐步從傳統的「世界工廠」轉型為「全球建廠」,成為中國品牌出海重要趨勢。深圳報業集團運營總監葉建強倡議,業界共築品牌出海,秉持開放協作,打破地域與行業壁壘,以共建跨區域、跨領域的品牌出海聯盟。

 「2025首屆媒體賦能中國品牌出海高峰論壇」於上周召開,深圳報業集團與香港經濟導報攜手產官學界,共商中國品牌全球化戰略,聚焦智匯出海。本次論壇由一帶一路經濟開發與自貿園區聯盟、香港經濟導報社陝西辦事處主辦,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協辦。

 葉建強指出,香港經濟導報78年風雨兼程並薪火相傳,作為連接內地與香港、大陸與台灣地區、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樑,始終肩負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使命,並在推動中國品牌國際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他表示,應推進創新驅動,聚焦人工智能、綠色科技等新質生產力,以技術突破提升品牌溢價;同時培育文化共情,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讓品牌成為文明互鑑的載體。

 深圳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王馨指出,中國品牌正加速全球化佈局,但在出海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根據統計,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人民幣2.63兆元,年增10.8%,近五年來成長逾10倍;海外倉數量超過2,500個,全球覆蓋逾220個國家及地區,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務日益成熟,企業出海模式也從傳統的「產品出口」升級為「品牌全球化」。

 她強調,中國品牌出海的十大趨勢,包括中小品牌崛起、細分市場挖掘、數位化賦能、本地化適配等。例如,國潮品牌可發揮中國文化特色,結合ESG理念,提升國際市場認可度;此外,線下渠道的拓展有助品牌形象塑造,而「海外優先」策略則適合特定市場的初期布局。

 香港中文大學莊太量教授表示,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下,企業出海能更好整合資源,參與國際分工。中國大陸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勵企業出海的政策,如「一帶一路」倡議,為企業提供政策保障和合作機遇。他提到,香港作為內地企業出海第一站,可提供法律保障,助力企業放心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