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328陳建宇/高雄報導

中鋼2月稅前盈餘 月增逾倍

反低價進口鋼材,對陸熱軋提告、監控韓電磁鋼片,注重提振鋼品價值,樂看Q1獲利

image
中鋼公布自結2月稅前盈餘5.08億元,比1月大幅增加149.02%。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鋼前二月財務及出貨狀況

 中鋼(2002)公布自結2月稅前盈餘5.08億元,比1月大幅增加149.02%,前二月累計稅前盈餘7.12億元,年減幅收斂至12.53%。看好今年鋼市前景下,中鋼透露,儘管首季出貨量恐無法達到去年水準,但由於鋼價提升,且公司注重提振鋼品價值,樂觀第一季獲利將繳出與去年同期相當的成績。

 面對進口低價鋼材的侵擾,中鋼也決定硬起來,除對大陸進口來台熱軋提告反傾銷之外,近期也持續監控韓國進口的電磁鋼片,放話若繼續不合理的銷售行為就會出手。

 中鋼表示,今年前二月風電毛利增加使得營業利益成長,不過礦業投資獲配股利減少,業外收入也跟著減少。然而累計稅前盈餘較去年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價量都不如去年同期,因此出現衰退。

不過中鋼高層指出,雖然今年首季出貨量、營收恐無法達到去年水準,不過中鋼更注重價格及價值,因此第一季的獲利未必會比去年差。中鋼去年第一季稅後純益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04元。

 中鋼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平穩成長,俄烏和談契機浮現,助益地緣政治風險降溫;國內外鋼市持續加溫,美國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對所有國家鋼鋁產品更改為一律課徵25%關稅,帶動美國鋼價自2月中以來走揚近3成,課徵關稅稅率相同下,有利提高台灣下游業者銷美競爭力;歐洲央行今年迄今已降息2碼,有助支撐需求復甦,4月起歐洲鋼鐵防衛案新制下,各國進口免稅額度均略為調低,並擴大適用產品範圍,推升歐洲鋼價;中國大陸兩會宣示經濟成長目標為5%,亦將發動新一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綠色製造,抑制現有過剩產能,有利後續供需健康平衡。

 中鋼同時表示,財政部關務署已於11日公告對陸產製進口熱軋正式立案展開調查,有助穩定國內鋼市秩序,而中鋼接下來將目標鎖定在韓國進口的電磁鋼片。

 根據海關資料去年自韓國進口的電磁鋼片為2.3萬噸,占比約33%,但全年平均價格每公噸僅745美元,甚至不到進口均價每噸1,598美元的一半。

 中鋼高層指出,目前持續監控韓國電磁鋼片進口到台灣的數量與價格,也就是已啟動蒐證,若韓國的電磁鋼片繼續以不合理的銷售方式進入台灣,勢必會出手提告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