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新執行長陳立武領導下全力衝刺晶圓代工事業,據傳最新18A製程可望獲得輝達及博通兩大客戶下單,且輝達可能委託英特爾生產電玩GPU。
瑞銀分析師艾克里(Timothy Arcuri)在最新報告中表示:「英特爾正與輝達或博通洽談晶圓代工訂單。」假設消息屬實,將為英特爾復興計畫打一劑強心針,也可望成為英特爾代工事業起死回生的轉捩點。
英特爾18A製程相當於1.8奈米製程,據傳近日已在亞利桑那州生產第一批晶片,可望提前在年中開始量產。艾克里表示在輝達與博通這兩家客戶當中,輝達與英特爾的訂單討論涉及更多細節,暗示輝達較有可能正式下單。
艾克里透露英特爾除了18A製程即將量產之外,也開始研發進階版18AP製程,推測輝達是看上18AP製程才考慮與英特爾合作。一般而言,進階版製程可能在節能效率或運算能力上有所改良,同時也會提升良率。
另一方面,英特爾透過改善先進封裝技術,正縮小與台積電的差距。艾克里表示,英特爾EMIB接近台積電的CoWoS-L,希望藉此能吸引輝達等大客戶支持。
外界普遍認為18A製程量產有利英特爾推出新一代Core 300系列的Panther Lake晶片,但18AP製程更能吸引外部客戶,對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更有利。
面對陳立武全力衝刺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前任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大力支持。基辛格近日接受CNBC新聞網站訪問時表示:「在陳立武的領導下,我全心支持英特爾貫徹尚未完成的改革大業,因為英特爾對半導體產業及美國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要角。」
基辛格認為英特爾眼前面對的兩大挑戰分別是資金問題與市場預期,因為英特爾身為垂直整合半導體製造商需要投入龐大資本,勢必需要外部資金支持。
另外,基辛格受訪時也提到,雖然台積電承諾額外對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美國還是難以重返全球晶片製造龍頭寶座,因為台積電研發重心留在台灣。